3月20日,一套国内先进的“森林火险因子自动采集系统”,由“滇中高原生物多样性与地球关键带自然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”与国家气象卫星中心合作,在雕翎山滇中高原站内安装完成并投入使用。
作为此套设备的供应方,国家气象卫星中心研究员陈洁博士介绍,该森林火险因子自动采集系统由东北林业大学自主研发设计,包括可燃物含水率自动采集仪器和卫星遥感智慧天眼监测系统,可以自动采集森林火险因子,包括风速、环境温湿度、光照强度等气象要素和地表细小可燃物含水率,并且通过携带的北斗模块和4G通信实现远距离的数据传输,为林火预测预报系统提供一个地面数据的支撑。
滇中站站长沈泽昊教授介绍,森林火险因子自动采集系统不仅依靠地面观测,还与卫星遥感智慧天眼监测系统相结合,通过联合地面站点观测与国产风云、高分系列卫星以及国际卫星平台的数据,系统能够实时监测云南省及周边地区的地面异常热源分布,每10分钟更新一次热源数据。滇中站是西南地区首个森林火险因子自动采集系统示范站点。滇中站所在区域具有亚热带半湿润气候,森林覆盖率高,火灾风险大。该设备的投入,将大大提高台站周边区域林火风险监测和精准预测的能力。

图1. 设备安装

图2. 可燃物含水量自动测量系统、自动气候观测仪和供电的太阳能电池板